提起洽洽瓜子 ,国人都会觉得很亲切。在我国吴越地区广为流传的《岁时歌》中有如下记载:“正月嗑瓜子,二月放鹞子,三月种地下秧子,四月上坟烧锭子。”可见嗑瓜子在很早之前就成了中国人的年俗。后来,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升,瓜子不光是年节食品了,也成了我们日常饮食习惯的重要一部分,在聚餐和其他休闲时刻尤为常见。近年来,洽洽瓜子更是走出国门,将嗑瓜子这一带有浓烈中国文化色彩的生活方式传播到海外。
通过华人圈,进军东南亚市场
与普通的商品输出不同,洽洽瓜子从刚走出国门的那一刻起,选择的就是一条落地生根的经营体系。为了获得长远发展,洽洽瓜子从2008年开始,陆续在越南、泰国、印尼等地成立了海外办事处或代表处,通过了解东南亚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市场取向,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策略。东南亚地区华人众多,在传统文化和饮食习惯的驱动下,洽洽瓜子销售量有了保障。同时,在当地华人的带动下,很多当地人也喜爱上了瓜子这一休闲食品。但当地人有自己独特的口味偏好,洞察到这一点后,洽洽瓜子适时地推出了符合当地人口味的瓜子,如椰香、咖喱等口味,这些瓜子一经推出,迅速得到当地人的喜爱,这种因地适宜的输出方式一下子提高了洽洽瓜子在当地的知名度。
传播瓜子文化,俘获欧美粉丝
瓜子不仅仅是食品,更是一种文化媒介。欧美国家的部分大使馆曾经把瓜子当作礼物送给国际友人,孔子学院也将瓜子用做教学用具传播中国文化。很多外国人最初并不能理解瓜子的美味,这是因为他们错误的“打开方式”:连着瓜子皮一起吃,那自然是难以下咽。洽洽瓜子在得知这一缘由后,贴心地在海外产品包装袋上印制了嗑瓜子“教程”,很多“老外”在学到了正确的嗑瓜子方法后,瞬间被这便携又可口的食物征服,成为了瓜子的忠实粉丝。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,也将这一美食与中国传统节日联系起来,在中国春节吃瓜子也成为了一种时尚。
2021年底,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“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”,该项荣誉不仅仅是对洽洽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的嘉奖,更是对其宣传中国文化所做努力的表彰。如今洽洽瓜子已成功走入50个国家和地区,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,让外国人在品味美食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习俗,引起一波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