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预报:
正在载入中...
站内搜索:

绥芬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局良好

2014-04-08  来源 绥芬河市工商局

自绥芬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来,企业设立的平均日受理量达到以往3倍,其中认缴制占45.5%,先照后证占30%,个体户转企升级占9%,放宽住所占55%,平均日受理咨询达90人次。在国际整体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,实现了市场主体大幅度增长,市场活力有效激发。

一、抓好制度设计,实现政策配套全覆盖。

市商改办紧抓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与督促落实,特别是着眼于改革方案的贯通、配套措施的完善、监管机制的衔接,多次召开部门协调会,明确各部门配合改革的具体要求,制定了《绥芬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、《绥芬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》,其他有关部门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,基本实现了政策的全覆盖。在总结各地商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形成了实施商事主体登记和经营资格许可审批相分离;放宽企业名称、住所、股东资格限制;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;实施年检验照备案制;打造市场监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、强化商事登记后续监管;推行并联审批登记制度等主要措施,构建起商改工作的框架内容。同时,市工商局还制定了《商事主体登记施行细则》、《商事主体登记操作指引》等文件,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形成了配套体系,为改革的铺开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二、实施流程再造,实现工商登记零障碍。

工商局从 “以我为主,以业务要求为出发点”转变为“以群众为主,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”,对登记大厅和服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。一是简化审批流程。全面推行“一审一核”制,执行“一次性告知”制,编制了《登记指南》小册子,明列76项需办理后置许可的项目和31项保留前置的涉及主体资格审批的项目。二是改进服务措施。完善登记大厅各种便民利民设施,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。设置导办台和窗口指引,为群众办事提供咨询和指导,建立起柜台内外的沟通桥梁。三是推行服务标准化。按照资源向窗口优先倾斜的原则,加强登记窗口的人员配置,组织业务培训,从工作人员着装、用语、纪律、咨询、受理等环节入手,形成一整套规范标准,将规范化体现到窗口服务的每一个细节。

三、创新监管机制,实现后续监管无缝隙。

积极创新监管理念,落实监管职责,形成适应商事登记改革的全新监管模式,规范市场秩序,降低改革风险。一是确立行业监管机制。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和协调,形成了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。在商事登记改革的基础上,重新梳理和明晰了部门的职责分工,同时积极指导各职能部门加快制定后续监管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,实现了市场监管事项与部门监管职责的全覆盖。二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。市工信局牵头开发全市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,各职能部门在此基础上建立管理目录,实现信息的实时认领和录入、实时共享、实时监管、实时反馈,实现“宽进”和“严管”有效衔接。

四、抓好政务公开,实现商改宣传便民化。

一方面,积极协调各媒体,对商事登记进行政策解读,并在绥芬河电视台进行了多期专版宣传,让全社会能广泛认识商事登记的内涵与实质。另一方面,在工商服务大厅设置清晰的流程及窗口指引、商事登记须知的宣传板、制作改革前后对比一览表、温馨提示等宣传展板,印制《商事登记须知》宣传单,详细介绍商事登记的办事流程及相关要求,为办事群众提供清晰指引。此外,向商场、酒店、旅店、园区、社区等发放宣传资料,并在各商场、出租汽车滚动字幕上进行广泛宣传,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改革、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。